PI vs. CI:外贸交易中的关键发票文件解析

PI vs. CI:外贸交易中的关键发票文件解析

PI(形式发票)
1.用途

合同初期使用,作为交易初步协议,无法律效力

用于买方参考、交易沟通,是出口退税单证备案的重要资料(部分场景可替代销售合同确认收入)

2.内容

货物描述、数量、价格(单价/总价)、付款方式(如T/T、L/C)、交货时间(预计)、成交方式(FOB/CIF等)

可包含公司收款银行信息(如账户、SWIFT码),但无需发票编号、开具日期(格式灵活,可根据需求简化)

3.格式

以"报价单"或"意向协议"形式呈现,突出交易核心条款,无需严格遵循国际贸易格式。

4.应用场景

向客户报价时,发送"PI"作为初步协议,确认产品规格、价格、交货期,推动订单谈判。
微信截图_20250709143616.png
CI(商业发票)
1.用途

交易实际执行阶段使用,具有法律效力

详细记录交易内容与金额,是买卖双方结算、海关清关、银行结汇的核心凭证

2.内容

基础信息:发票编号(自编)、开具日期、买卖双方公司名、地址、联系方式(电话/邮箱)

货物详细描述(规格、型号、HS编码等)、数量、单价、总价(含币种)

付款条件、运输条款(shipping terms)、运输方式(海运/空运/陆运)

成交方式(FOB/EXW/CIF等,共11种国际贸易术语)、装船条款

公司收款银行资料(完整账户信息,用于结汇)

3.格式

遵循国际贸易惯例,结构严谨,需体现交易全流程信息,作为正式法律文件。

4.应用场景

货物出运后,向客户开具"CI",附上提单、装箱单等,用于客户支付货款、海关查验及出口退税申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