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海关严查升级!出口企业需警惕合规风险与成本上升

全球海关严查升级!出口企业需警惕合规风险与成本上升

2025年8月,多国海关掀起新一轮严查风暴。从美国到欧洲,再到东南亚,进出口货物的查验标准全面收紧。这不仅导致大量货物滞港、扣押,更揭示了全球贸易链条中潜藏的灰色风险。对中国出口企业而言,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
美国:查验率大幅上升,违规罚款更严厉

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(CBP)近期明显加大了查验力度,重点集中在:

高风险品类:机电/电子类(如电动滑板车)及纺织品、服装类。

重点内容:货值真实性、进口商合规性、知识产权侵权。

具体港口如杰克逊维尔、巴尔的摩、诺福克、达拉斯等地的查验率居高不下。萨凡纳、西雅图、休斯顿和洛杉矶港口的查验率也在持续增加。

若发现违规申报(编码错误、原产国不符、虚假申报等),每项罚款最高可达5000美元,累计金额可能高达数万美元。据CBP披露,仅2025年上半年,通过“贸易执法与合规计划”(EAPA)已破获约4亿美元逃税案件。

更值得注意的是,自8月25日起,洛杉矶/长滩港口被选中查验的集装箱必须由指定卡车公司运至中央检查站,普通卡车无法提柜。这将进一步降低提柜效率,企业需提前预估滞期费成本。

欧洲:7亿欧元走私案加剧监管升级

2025年7月,欧洲检察官办公室(EPPO)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查扣480个集装箱中国货物,涉案金额高达7亿欧元。

调查发现,部分犯罪团伙通过伪造文件、低报货值(如将500欧元的电动滑板车申报为100欧元)等手段逃避关税。由此暴露出中欧贸易中申报不实的普遍问题。

预计未来,欧盟将:

延长清关时间:平均增加约3天。

提升运费成本:最高或上涨30%。

加大合规要求:申报资料需与实物完全一致,图片必须为真实拍摄。若发现不一致,罚款可能高达7500欧元,且货物可能被强制销毁。
微信截图_20250901104022.png
东南亚:泰国“零容忍”打击不合规进口

东南亚地区同样收紧进口监管,尤其是泰国。

弃件风险:若货物无法清关,弃件费可能高达300美元。

认证要求:2025年起,泰国工业部要求进口电子产品必须通过TISI认证,否则将被查扣并下架。

政策调整:取消低价免税政策,价值低于1500泰铢的商品也需缴纳7%增值税。食品、化妆品等若无FDA或TISI许可证,将被弃置。

近期泰国查扣了约60万件未认证电子产品,货值160万元人民币,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。

出口企业合规建议清单

面对全球海关的高压监管,中国外贸与跨境电商企业需高度重视:

准确申报:确保HS编码、原产地、数量、货值完全真实。

合规文件:准备齐全的发票、装箱单、认证证书及实物图片。

知识产权保护:避免销售侵权或仿冒产品。

港口差异化准备:不同地区的查验标准不同,提前咨询物流或报关行。

成本预估:将潜在的查验费、滞期费、弃件费计入成本核算。

长期合规战略:建立合规团队,持续关注政策变化,降低风险。

结语

全球贸易进入合规高压时代,外贸企业唯有从源头上做好合规申报,才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稳健前行。与其被动应对罚款与扣押,不如主动建立合规体系,把风险降到最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