报关填错就退运!2025年3C认证新规与填报要点全解

报关填错就退运!2025年3C认证新规与填报要点全解

自2025年7月1日起,市场监管总局将电子坐便器、商用燃气燃烧器具等产品正式列入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(CCC/3C)目录,未获证进口、销售可能被处以人民币5万—20万元罚款。海关在最新报关单填制规范中要求在“货物属性”栏按 11 / 12 / 13 代码区分3C情形,错误填报将面临货物滞港、退运或行政处罚风险。本文基于最新政策与海关填报规则,提供一套“快速判定 → 核证确认 → 报关填报”操作手册、可复制的填报模板与两个落地案例。

一、最重要的三点(快速记忆)

2025年7月1日起,若产品被纳入CCC目录(如电子坐便器、商用燃气燃烧器具等),在未取得CCC证书并标注CCC标志前不得进口/销售/出厂。

海关“货物属性代码”中:11 = 3C目录内;12 = 3C目录外;13 = 无需办理3C认证。须在报关单相应栏位准确填报。

冒用或未获证销售带3C标志可被处以5万—20万元罚款(并没收违法所得),贴假标贴纸也有独立处罚条款。合规证书与标识非常关键。

二、快速判断产品类别的 6 步法(操作性强)

下面的方法把“业务人员能在 10–30 分钟内初步判断”拆成可执行步骤。

步骤 1 — 查目录(最关键)
到市场监管总局或权威认证机构发布的最新版 CCC 目录附件,按产品名称与技术特征逐条比对(例如“电子坐便器”是否在目录文字描述或界定中出现)。如已明确列入即为目录内。

步骤 2 — 对照产品定义与型号
目录常按功能或安全特征定义(不是只按“商品名”)。比对你的型号/技术参数(电气部分、燃气接口、报警功能、额定功率等)是否落入目录的定义范围。若产品有多种型号,逐型号核查。

步骤 3 — HS 编码与功能交叉检查
用商品的 HS 编码做初步分组,但不要仅以 HS 码判断 CCC 责任,以目录文字/实施规则为准。常见误区:同一 HS 下部分型号需认证、部分不需。

步骤 4 — 查询已有证书或询证
在 CNCA/认证机构数据库或向供应商索要“CCC 证书号 + 证书扫描件 + 认证范围”,核对证书所列型号是否包含你要报关的型号(证书号可用于海关核验)。

步骤 5 — 判断海关“货物属性”代码

若已确认目录内且无证 → 应判定为需办理3C(报关时货物属性应标注11,但实际进口必须具备证书与CCC标志;无证入境风险大)

若已确认目录外产品 → 货物属性标注12

若经规则或目录说明明确无需办理3C(专门豁免项)→ 标注13。

步骤 6 — 若不确定,先行沟通
对疑难型号,先与指定认证机构或海关监管部门沟通确认,必要时做入关前的“预检/咨询函”或在申报时提交技术说明与证书以便海关核验(但注意:海关不会代你判定证书是否覆盖技术范围——最终责任在申报人)。

三、报关单“货物属性”填报实操(模板与示例)

海关报关单中通常有一栏“货物属性代码(表体)”。务必按规定填写 11 / 12 / 13。

填报模板(示例)

HS编码:_______

商品名称/规格型号:_______

申报要素(用途/技术参数):_______

CCC证书编号(若有):_______

货物属性(必填):11 / 12 / 13(选择其一并在随附单证中提供证书或技术说明)

随附单证代码:若已获证,选择对应随附证书代码并填证书编号/扫描件

两个常见示例(仅作格式参考)

示例 A — 电子坐便器(进口企业已获证)
商品:电子坐便器 型号 X123
CCC证书号:CCC2024XXXXX
货物属性:11(3C目录内)
随附单证:证书扫描件,申报时填写随附单证代码并上传

示例 B — 商用燃气燃烧器具(尚未获证,仍申报尝试入关)
商品:商用燃气燃烧器具 型号 Y456
CCC证书:无(未获证)
货物属性:11(目录内) —— 注意:理论上未获证不能合法进口;若强行入关,可能被扣留、退运或被依法处罚。建议立即停运/退货或补办证书再行进口。

四、必须准备的“报关随附材料”清单(最少项)

CCC证书复印件 + 电子扫描件(含认证范围、型号表)

产品技术说明书 / 说明书或合格检测报告(可证明型号匹配)

如适用:产地证、商业发票、装箱单(常规)

若无证:供应商承诺函 / 退运计划 / 进口合规说明(供海关审查)

海关/质检等历史沟通记录或预先咨询函(有的话)

提示:若为外贸代办,务必把证书复印件放在申报单据包内并在“随附单证代码”处正确填写,以便海关抽查时能快速提供证明。

五、常见问题与风险点(及应对)

误把“有证但型号不全”当成合格证使用
风险:海关核验发现证书型号不覆盖,被退运或补办后滞港。
对策:逐型号核对证书“认证型号表”。

以 HS 码代替目录判定
风险:同一 HS 下有些型号需认证、有些不需,易填错货物属性。
对策:以 CCC 目录+产品定义为准,HS 码为辅。

贴假3C标贴或使用近似标识
风险:被认定伪造认证标志,可罚2万—10万;用于未认证产品按销售未经强制性认证产品处罚5万—20万并没收违法所得。

申报时将“11/12/13”填错
风险:货物被扣、退运、罚款、通关延迟。
对策:建立申报前核证流程(见下文操作建议)。
微信截图_20251008145937.png
六、落地建议(SOP 建议,便于企业内控)

建立“CCC合规确认单”(进口前必须完成):列明型号、证书号、证书覆盖型号、技术参数对照、风险等级(高/中/低)。

报关前 24 小时二次核验:报关员核对申报表中货物属性(11/12/13)与合规确认单一致,并把证书上传到电子单证系统。

与供应商签署合规保证条款:若供应商负责证书,合同中写明未获证造成的责任与退货费用承担。

与指定认证机构建立沟通通道:预判哪些型号需做额外检测或样品试验。

培训报关与外贸团队:把“如何查CCC目录、如何匹配证书型号、货物属性代码含义”做成 30 分钟内部培训,并把常见问题整理成 FAQ。

七、如果碰到海关退运或被扣货,快速应对流程

立即请求海关说明扣留原因(书面)并收集海关要求的补充材料;

若证书不全,立刻联系供应商补证或联系认证机构启动加项认证;

与报关行确认是否可走退运或销毁程序;

视情节评估是否需要律师/合规顾问介入(尤其涉及罚款或伪标情形)。

八、权威资料与延伸阅读(便于存档)

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新增列入 CCC 认证的公告(含 2025 年 7 月 1 日执行说明)。

海关网站 — 货物属性代码表(含 11/12/13 代码说明)。

关于伪造/冒用 3C 标志及罚则的法规解读与媒体报道(引用《认证认可条例》相关处罚条款)。

海关对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(申报格式与必填项说明)。

九、结语(行动项)

立即把公司近 12 个月内进口/采购清单与新增 CCC 目录交给合规/报关团队逐项核对(优先电子坐便器、燃气燃烧器具相关型号)。

对目录内但尚未获证的型号,停止进口或与供应商尽快启动认证;若已到港,优先与海关沟通退运或补证方案。

建立“证书-型号-报关”一体化的电子台账(建议做在 ERP / 单证库里,报关时强制引用)。